新聞詳情
廣東水產膨化飼料市場現狀瀏覽數:35次
隨著水產養殖業向規?;?、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對水產飼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方面,水產養殖的品種眾多,由于它們的生活習性不同,所以對飼料性狀的要求也不同:為了使水產養殖動物有足夠的攝食時間,除了使飼料顆粒能完整保持一定時間外,還應該相應制成浮性(針對上層魚類、蛙類)、慢沉性(針對中下層魚類)和沉性(針對蝦蟹類)三類飼料,以滿足各種水產養殖動物的攝食需要;另一方面,膨化料粘合性較好,不易散失,而且能夠準確掌握投料數量,減少浪費——這也是為了適應當前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要求。 1. 膨化飼料的優缺點 (6)膨化飼料利于保存、利于養殖管理。由于經過高溫和高壓膨化,并烘干處理,水分較低,顆粒較硬,穩定性很高,并在膨化過程中微生物等被殺死。因此保存期較長,便于儲藏和運輸,并且不易受潮,不易發生霉變,避免營養損失。 (7)膨化飼料水穩定性強(16-32小時不潰散),對水質污染小。質松、多孔的浮性顆粒料適合上層魚類采食,浮在水面上易于觀察魚的吃食、生長情況等,利于科學管理。 1.2 膨化飼料缺點: (1)對熱敏性成分(如維生素C)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故一般在膨化飼料配方設計時需考慮生產過程中的損失。 (2)膨化設備投資大,生產成本高(加工耗電量大、產量低),但一般可從提高飼料報酬中得到回收。 (3)運輸費用高。由于膨化飼料質地蓬松,增加了運輸成本。一輛承載普通沉水顆粒飼料10噸的卡車,只能承載大約7噸的膨化飼料,運輸費用增加約40%。 (4)限制了原料的選擇和使用。雖然菜、棉粕等粗纖維含量高的原料經過擠壓后部分淀粉和蛋白會脫離纖維的束縛從而提高消化性,部分纖維素被降解成為營養素,但由于擠壓的工序限制了使用量。過多過長的纖維還會導致不易切斷,粗纖維原料不好用(微粉和切口、如棉粕、蠶蛹和DDGS等)。 (5)過度的高溫膨化也會促進蛋白分子與還原糖間的美拉德反應,會使蛋白質的消化率降低。 2. 廣東水產膨化飼料市場現狀 中國是漁業和水產養殖大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也是世界上水產品主要進出口和加工國。廣東省是國內漁業產品生產和商品流通集散地,消費水平也居全國首位,并連接著全國及香港、澳門、東南亞等龐大的漁業產業消費市場,同時也是我國水產養殖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全省水產養殖面積近900萬畝,其中海水養殖面積近300萬畝,淡水養殖面積近600萬畝,水產品總產量60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5%,漁業總產值400億元,占全省農業總產值的25%。2005年廣東省海水養殖產量225.91萬噸,比2000年增長33.7%,年均遞增5.98%;淡水養殖284.25萬噸,比2000年增長29.7%,年均遞增5.34%。2005年廣東省全年水產料產量229萬噸,占當年全省總飼料產量的19%,同比增長28%。 廣東是目前國內膨化飼料銷量最大的省份。2004年廣東本土水產飼料企業的膨化料產能不足25萬噸,2005年廣東本土企業又投資改造或新建了水產飼料膨化線,產能約提高了一倍達到50萬噸左右。2006年實際產量約40萬噸,2007年廣東膨化料生產線大概在50條以上,產能超過70萬噸。然而整個市場的需求量在100萬噸以上,涉及的產品種類非常豐富,主要包括的是一些養殖技術成熟,利潤相對較高的品種,如:海水魚、蛙類、名特優魚類等。普通淡水養殖品種中草魚、羅非、叉尾鮰用量也很大。 以下就廣東省內主要的膨化料養殖品種為例,簡要介紹廣東水產膨化飼料的市場現狀。 2.1 草魚料 在使用效果方面,有養殖戶認為膨化草魚飼料養殖的草魚生長速度不錯,池塘水質要比使用沉水顆粒飼料的池塘要清爽,這無疑對促進魚類的攝食和生長具有明顯作用。但由于膨化飼料不易潰散,造成水質不肥,池塘中混養的其它以攝食浮游生物為主的魚類生長緩慢,因此部分養殖戶更愿意使用膨化飼料和沉水飼料搭配投喂。 使用膨化飼料的草魚在飼料系數方面明顯小于攝食顆粒飼料的草魚。但是由于膨化飼料成本高,所以在行情低迷的時候會影響養殖戶的選擇。2007年全年草魚價格持續瘋漲,草魚膨化飼料的使用更為廣泛。 2.2 羅非魚料 廣東處于中國南端,雨水充足,氣候溫和,粵中、粵西地區霜凍期短,十分適合羅非魚的專業化養殖,特別是湛江、茂名地區基本上全年可生長。2002年總產量達30萬噸,茂名、湛江、廣州等市產量分別達8萬噸、4萬噸、5萬噸,已初步形成規?;?、專業化的養殖生產基地,尤其是粵西地區,通過優化養殖方式,改良品種,形成年產兩批大規格(0.75公斤/尾以上)商品魚養殖模式,通過進一步規范發展年可增產10萬噸。珠江三角洲塘魚產區產量也不少,沿海、內陸平原區約有30多萬畝魚塘仍處于傳統性生產,產量低、品種少,今后通過市場導向,將粵西地區養殖模式轉移過來,建立羅非魚外向型養殖基地,年產量可超過20萬噸。據估算,珠江三角洲、沿海平原區可年增產羅非魚20-30萬噸,加上目前30萬噸,年羅非魚產量可達50-60萬噸。 目前廣東省羅非魚養殖中顆粒料和膨化料均占據一定的市場,不同地區的養殖習慣都會影響養殖戶對飼料的最終選擇,例如雖然高州和化州距離不遠,但在羅非料的選擇偏好上卻有著一些不同。高州以使用沉水料為主,其中又以石鼓鎮為分界線,石鼓以南又有一定的膨化料市場,而石鼓以北則全部是硬顆料的市場?;莸酿B殖戶對30%-32%蛋白含量的膨化料則較為認可。 因為膨化飼料可以提高飼料中淀粉的糊化度,從而提高羅非魚對飼料中能量的利用能力,所以使用膨化飼料的飼料系數為1.2-1.5,而使用顆粒飼料則為1.8左右。每畝水面投苗3000尾,魚苗每尾0.15元,對于小規格的羅非魚來說,飼料養殖成本不到2元,但是對于1.6斤規格的魚來說,需要2.5元/斤的飼料成本。平均來說,加上苗種、塘租、水電等成本,每養一斤羅非魚,飼料成本大概為2元,綜合成本為2.8-3元。 2.3 生魚料 目前廣東主要的生魚養殖區域有中山(三角)、順德(杏壇、勒流、龍江)、南海(西樵)等地,共有約1萬畝水面。在生魚養殖面積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推算整個市場飽和容量為5-6萬噸。其中順德市場生魚養殖面積為7000-8000畝,生魚飼料的銷售量約為2-3萬噸。畝產6000-12000斤,在前期仍然使用冰鮮伴喂,但在養殖中后期基本上都是使用膨化飼料。 池塘養殖生魚的產量較高,一般在5000-10000斤左右,平均畝產8000斤。如果使用膨化飼料在春節前出售,餌料系數為0.9-1.3,養殖每斤生魚的飼料成本為4.2元。2005年冰鮮價格比往年貴,平均1.3元,最貴的時候甚至達到了1.6-1.7元,用冰鮮養殖生魚,飼料系數一般為4以上,餌料成本為5元左右。 使用膨化飼料養殖生魚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另外隨著冰鮮資源的減少,這種成本優勢將越來越明顯。只要生魚收購渠道和價格穩定,生魚膨化飼料將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也有養殖戶投訴雖然冰鮮會帶來病害等養殖風險,但使用膨化飼料養殖的生魚上市時間要比使用冰鮮養殖的生魚遲10天至半個月,另外體形和誘食性方面(易出現“吐料”現象)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在保持膨化飼料成本優勢的前提下,繼續提高生魚飼料的養殖效果,將是飼料廠家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2.4 海鱸料 海鱸養殖主要集中在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整個白蕉鎮有10000畝的養殖面積,主要養殖品種為花鱸(七星鱸)。 以前海鱸的養殖主要是以冰鮮為主,雖然生長迅速,營養性疾病少,但是勞動強度大,并由此帶來了水質惡化、病害等問題,因此逐漸接受了使用膨化飼料的養殖方法。使用膨化飼料養殖鱸魚,平均每包飼料(20kg)一般可長25-30斤魚。按照當地養殖戶的介紹推算,該村養殖鱸魚的平均飼料系數為1.4,養殖中每斤花鱸的飼料成本為5元左右。而該村3800畝水面,畝產6000斤鱸魚,那么每年僅該村對鱸魚飼料的需求量約1萬噸,整個斗門鱸魚膨化飼料需求量大概在2-3萬噸。 2.5 海水魚料 據了解,廣東省海水魚養殖產量大約達到30萬噸,占了全國的40%左右。海水魚養殖已成為廣東漁業發展的一個重點產業,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海產品的深加工發展前景廣闊。加上沿海有些多年養殖的品種南美白對蝦病害嚴重,很多農戶也轉養海水魚,養殖品種和面積在不斷的增加,配套的海水魚膨化飼料有了很快的發展。海水魚膨化飼料行業成為飼料行業發展的又一個亮點,將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海水魚料養殖的品種有海鱸、黃鰭鯛、石斑魚、大黃魚、金鯧魚、軍曹魚、美國紅魚等。主要養殖品種為金鯧魚(卵形鯧魚參),生長速度快(4-5個月),生長水質的適宜鹽度為5‰-30‰,但耐低溫能力較差,在12℃以下的水溫會凍死。金鯧魚主要養殖在陽江(陽江港、閘坡、溪頭)、湛江、潮汕沿海地區的海水網箱里,近年來池塘單養及與南美白對蝦混養日趨增多,飼料系數大概在1.7-2.0。2008年初絕大部分被凍死,價格從13元/斤上漲到30元/斤以上。 2.6 蛙料 牛蛙的養殖主要集中在粵東:潮州(饒平)、汕頭(澄海)地區,清遠及廣州郊區、粵西地區有少量分布。牛蛙生長速度比較快,一般幼蛙(體重10-20g)養殖 3-5 個月后,其體重可達 300-500g ,此時可作商品蛙出售,最大個體可達1200g,具有廣闊的養殖前景。一般每平方米每造凈產量約70斤,飼料系數0.8-1.1。2007年整個粵東銷量大概在3.6萬噸。 虎紋蛙的養殖主要集中在博羅、佛山(南海、高明)、鶴山、開平、羅定。海南養殖蛙一般每年2-3造,在海南主要集中在大致坡至文昌地區,總共大概有六百多畝,分布在大致坡,文昌市會文鎮、龍樓鎮、翁田鎮。一般每平方米每造凈產量約50斤,飼料系數0.9-1.2。虎紋蛙的價格波動很大,2007年價格范圍在2.0-13.0元/斤。 2.7 其它 部分區域還有其它品種使用水產膨化飼料,如南美白對蝦、黃顙魚、加州鱸、尖吻鱸、太陽魚、黃鱔、翹嘴紅鲌、塘虱、藍子魚、鯽魚、鳊魚、烏龜、甲魚、鰻魚等。其中黃顙魚養殖面積近兩年擴大迅速,膨化飼料銷量大概在2萬噸,主要集中在佛山(順德、南海)、江門(新會)地區。 膨化沉性蝦料目前表現在個別品牌,只是集中在廣東的局部區域,市場占有率極小。目前大部分企業在配方結構上沒有大的變革時都會遵從現有效果體現,不會輕易調整,但其技術上的先進性(粉塵少、水污染少)值得關注。 3.市場前景分析 水產配合飼料進行膨化后,可以提高動物對淀粉的消化利用率,能在水中保持較好的穩定性。此外,擠壓膨化對物料有殺菌脫毒作用,從而拓寬了水產飼料對飼料原料的利用范圍。研究表明,水產膨化飼料固有的特點很適合現代化和規?;乃a養殖,因而將有很大的應用范圍和應用空間,雖然加工成本比普通硬顆粒飼料高,但它可利用更多的廉價原料,減少粘合劑、防霉劑的用量,飼料利用率較高,如有一定的生產規模,其綜合成本并不一定比普通顆粒飼料高。我們相信,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推廣,水產膨化飼料將以其獨特魅力,占有更廣闊的市場,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對于廣東市場來說,很多企業初期在膨化飼料這一塊采取的銷售政策主要是根據利潤來定價格,這就導致膨化飼料的品質難以提高。隨著競爭的加劇,膨化飼料市場必然會經歷一個品質提高的過程,也就是從價格競爭轉為質量競爭的過程,同時也會慢慢對市場進行規范,逐漸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另外在廣東省100萬噸的市場需求量里面,有相當大一部分可以使用膨化飼料,而現在仍然用硬顆粒料、粉狀飼料、冰鮮魚等。開發這些養殖品種的膨化飼料將是很多企業的技術難點。如何引導這部分潛在客戶使用膨化飼料,無疑是今后市場推廣工作的重點。
|